错过孩子敏感期真的无法弥补吗?

看完下面的内容,大家心里自然会有答案。敏感期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到某个年龄段就一定会自动出现的。针对敏感期,我提出了另外两个与之关联的概念:一是积累期,一是潜伏期。孩子拥有的任何一项潜能最终能否敏感地表达出来,需要一个被呵护、被滋养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敏感期是不会出现的。这个过程就叫积累期。所谓潜伏期,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孩子的某项潜能已经逐步获得发展,但是还没有明显表达出来,它是潜伏在那里的,不显现的。这个就是潜伏期。过了潜伏期,敏感期才会爆发,我们才能观察到孩子进入了什么样的敏感期。所以,敏感期有一个孕育与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紧盯着敏感期,在敏感期出现之前不作为,就会错失积累期和潜伏期,结果就会剥夺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所以,不要把敏感期看得那么神秘,那么绝对。这是其一。

插图.jpg

其二,敏感期虽然普遍在某个年龄段出现,但并不等同于它只能在这个年龄段出现,或者在其他年龄段,就一定不出现。只要经历了积累期和潜伏期,任何一个年龄段,敏感期都有出现的可能。问题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他的兴趣点,外界对他的期待都是不同的,当他的兴趣点与外界的期待及我们给他提供的环境不再适宜发展他的某项潜能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发展这项潜能的最佳条件,所以会给我们一个过了敏感期就无法弥补的错觉。比如,一个狼孩,7岁以后回到人类社会,他为什么学会人类的语言变得那么困难?原因有:

1.他的语言能力等同于0岁,但你很难真正把他当一个0岁的婴儿看待,并为他提供一个适合0岁婴儿那样的语言环境。

2.因为他是个狼孩,周围的人都会以很怪异的眼神注视他,无形中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3.他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习得了狼的语言与习性,所以,他会受到小伙伴的歧视,会被各色人指指点点,他生存的环境并不那么友好。这也会妨碍他。

4.因为很难教会他人类的语言,教的人很容易失去耐心,学的娃则容易失去信心……

因为这诸多的因素影响,他没有可能像一个初生婴儿那样安心地学习语言。但,如果就此断定他学不会人类的语言是有失偏颇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梵高奶奶吧。70多岁才开始学画,按说早过了绘画敏感期,但是,她一样可以画得很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给大家宽心。了解有个敏感期,很好,但是,被这个敏感期所缚,则是没有必要的。大道至简,不要把育儿这件事搞得太复杂,否则,家长无端地多了很多焦虑、担忧,孩子也深受影响,彼此都累,不值当。如果您还有其他育儿的迷惑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点击此处我们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

    【本文内容版权归水沐老师育儿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

    分享至: (0) 赞一个

    家庭教育,健康成长,亲子关系,束手无策?专家在线即时问答

    微信扫一扫,立即获取 -->

    推荐阅读






    下一篇:你是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